曾几何时,赴台交流学习便已早早步入了我的事业规划中。早在博士就读期间,我就曾和长庚科技大学的陈美燕教授通过邮件进行过学术交流。对于这位健康促进领域的泰斗级人物,我心存十二分的敬重和崇拜,一直都想找机会当面取经。2013年——我博士毕业后工作的第一年,我就向学校递交了赴台学术交流计划,但由于费用问题被搁浅。2015年初,在学校的倾力支持下,我终于如愿以偿,喜获赴台学术交流的机会。我是多么的幸运啊!历经重重艰难,在外事处老师的鼎力协助下,我终于拿到了去往台湾的通行证。2015年6月28日,我抵达台北桃园机场,心怀感激,而又抑制不住的激动和振奋。
久闻台湾人民以“热情好客”著称,然而,初来乍到,他们对我的礼貌招待又着实让我惊喜而感动,这真是一群孔子时代“温良恭俭让”的可爱人儿啊!为了迎接我的到来,长庚科技大学的老师们专门为我准备了研究室,室内微波炉、热水器等公用设备一应俱全。她们的热情接待让我很快融入了当地生活,忘却了初到台湾时那种人生地不熟的陌生恐惧感。
但我时刻谨记我此行肩负的使命——通过与相关研究领域的陈美燕、张淑红、萧雅竹、蔡秀敏四位教授的面对面学术交流,从而开拓新的科研思路。在台学习期间,我先后参访了长庚科技大学(林口和嘉义校区)健康促进中心建设、文化村社区健康营造、台南地区居民健康促进计划执行与评价——问卷设计及健康促进资料收集与分析和养生文化村。幸运的是,我还参加了糖尿病卫教学国际会议以及台湾流行病学学会主办的记者招待会。
台湾高校对于自己的定位以及对教学、科研和医疗的态度让我颇为震撼。教学方面,他们拒绝空谈,坚持健康促进从我做起,开设了多层次的健康促进课程。通过各种社团活动等形式,他们教给学生学会正确的口腔保健之道、健康的饮食经验之识以及规律的体育锻炼之行,从而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了切实的健康使者和务实行动者。科研方面,他们秉承一贯的服务群众理念,以医院、社区和学校为轴心,开展骨质疏松及跌倒预防、糖尿病足预防、青少年烟酒预防、学生口腔保健、视力保健、健康体位的筛查与高危人群干预等一系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为民服务活动,最终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和赞誉,获得了丰厚的精神回馈。其中,社区健康营造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中的“健康促进纲领”,并根据社区实际推动需求,从而制定出的健康促进社区认证标准与介入策略。通过营造“社区健康推动健康议题扩散”的层次和氛围,将健康理念扩散至众多家庭中,其影响不可估量。医疗方面,他们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早期治疗的策略,为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切实履行了行医者“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
值得深思的是,作为长治市唯一一所医学本科院校的我们,又能为民众做些什么?在今后的从医之路上,又该如何引领我院医学的发展?这次台湾之行,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我想,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行医观念。工作中,我们不乏学术研究者,不乏高谈阔论者,亦不缺埋头苦干者,缺的是走入群众中间、为民众扎扎实实做事的践行者。我想,我们不能再空谈教学、科研与医疗,而应将“服务民众健康”理念放在首位,真正走入每个社区,走进广大群众心中,将保健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切身实地为群众做事。到那时我们就会发现,孙思邈“大医精诚”的理念离我们并不遥远,李时珍“寿国以寿万民”的毕生追求并未离我们远去。行医一切的宗旨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踏踏实实为民做实事!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进一步加强当地居民对我院的认可度与满意度,从而提高我院的综合竞争力,促使我院科研成果取得重大突破!
本次赴台学习虽然仅短短十多天,却是我从医之路上一次灵魂的全新洗礼,让我脱胎换骨,得以重生。放眼看去,脚下又是新的征程!
预防医学系曹文君
2015.7